种水稻总贪多!盲目增加播种量,反而减产20%,正确播量看这里
"这稻子怕是要完了!"李大叔蹲在田埂上,望着眼前发黄的稻苗直叹气。他家的稻田像块密不透风的绿毯子,稻苗挤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底部叶片却枯斑累累,纹枯病像爬山虎一样蔓延。而隔壁张婶的田块,稻苗间距均匀,叶片翠绿挺拔,穗子也比他家的饱满不少。同样的品种,同样的地
"这稻子怕是要完了!"李大叔蹲在田埂上,望着眼前发黄的稻苗直叹气。他家的稻田像块密不透风的绿毯子,稻苗挤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底部叶片却枯斑累累,纹枯病像爬山虎一样蔓延。而隔壁张婶的田块,稻苗间距均匀,叶片翠绿挺拔,穗子也比他家的饱满不少。同样的品种,同样的地
金秋时节,新稻飘香。9月25日,2025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开幕。大会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521个水稻新品种,并评选出20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大会推荐品种。品种类型涵盖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等,反映了当前水稻育种以
初秋时节,在位于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罗田县河铺镇,1200亩“珞红优1564”杂交水稻制种田迎来丰收。饱满的稻穗压弯枝头,在山间清风中摇曳生姿。武汉大学朱仁山教授带领专家组穿行田间,实地记录验收这款杂交水稻的“成绩单”。
水稻杂、糯间种是在同一田块内合理搭配杂交稻与糯稻进行种植的高效栽培模式,既能保障粮食总产量,又能满足市场对糯稻的需求,提升种植经济效益。其高产栽培需严格把控品种选择、田间配置、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关键环节,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合理密植是水稻栽培产量中的核心技术环节,通过科学调控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与分布,实现光、温、水、肥等资源的高效利用,平衡个体生长与群体发育的关系,最终达到增产提质的目标。本文将从水稻合理密植的理论依据、核心技术要点、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应用差异及配套管理措施四个方
杂交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其结实率直接决定产量潜力的发挥。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多因素影响,杂交稻常面临结实率不稳定问题,通过科学调控技术优化结实过程,是实现高产稳产的核心途径。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